生育小高峰背后的“龙宝宝效应”,中国人又开始生孩子了
中国的出生人口已经连续7年下降,但今年的情况似乎有些不一样。根据各地的官宣,一些地方的出生人口开始反弹了:
生子小高峰
•广东:作为人口大省,广东在今年1月至6月期间,活产数同比增长了1.4%。广东一直是生育大省,这次的数据再次凸显了这一点。
•山东青岛:上半年青岛的出生人口数达到了2.2万,同比增长了5.9%。这一增长趋势令人鼓舞。
•陕西宝鸡:通过对医院和助产机构的样本调查,宝鸡的接生人数同比增长了10.7%。这个数字显示出明显的上升势头。
•湖北天门:截至8月底,天门的出生人口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1.3%。这样的增幅相当显著。
•内蒙古阿拉善:上半年阿拉善的出生人口同比增长了7.3%,显示出良好的增长态势。
•黑龙江大庆:当地卫健委透露,上半年的出生人口数量明显上升,具体数据虽未公布,但趋势明显。
从南到北,自东向西,各地都在迎来一波生育小高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主要是因为今年是龙年。出生的宝宝自然就成了名副其实的“龙宝宝”,寓意吉祥喜庆。
不少夫妻为了能生个“龙宝宝”,去年特意推迟了生育计划;而有些夫妻则担心明年是蛇年,所以赶紧把生孩子的计划提前了。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在发挥作用。比如,有些家庭因为之前的疫情推迟了生育计划,今年终于开始逐步释放生育意愿;去年结婚人数在疫情后有所回升,也为今年的生育潮添了一把火。再加上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通过各种补贴来鼓励生育,多方努力之下,今年的出生人口很有可能比2023年的902万人增加不少,甚至突破1000万大关也并非不可能。
不过,必须承认的是,今年的出生人口反弹大概率只是一个短期现象,是在长期下降趋势中的一次小波动,很难改变整体趋势。但今天我们不深入探讨具体原因,而是更多地思考解决办法。
生育危机不是中国特有的问题,而是全世界都面临的一场人类社会危机。早在我们之前,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美国等一众发达国家,都已经早早进入了低生育的“少子化”社会。他们在面临生育危机的时候,几乎都采取了近似的举措来提振生育:
对有孩家庭的补助:比如生育补贴、教育补贴、现金奖励、税收优惠、子女抚养制度优化等。
育儿相关假期:产假津贴、父母额外休假、育儿假、分娩假等。比如德国就为在职父母额外提供30天休假,并在休假期间提供100%的收入补贴。
儿童护理和抚养:幼儿保育早教、儿童课内课外教育、幼儿托育费用减免等。部分国家还推出了《儿童及育儿支援法》和《少子化社会基本法》等来保障父母和孩童的福利权益。
欧洲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重视生育问题,效果现在已经开始显现。目前欧洲尤其是低生育的西欧和北欧,已经慢慢走出了1.5的“超低生育率”警戒线。而日韩美等国家则是近十年才开始行动,目前效果还不显著。但从欧洲的经验来看,从推出政策到效果显现,最少也需要将近20年左右的时间。
而对于当下的中国来说,更重要的是“减负”,减轻年轻夫妻的负担,从而提升生育意愿。中国人口基数太大,整体国民“增收”需要非常长的时间才能做到,速度太慢,且体感不明显。而给中国年轻人“减负”则更加立竿见影,能够在短时间内就迅速提升年轻人对于经济压力、社会环境的体感,让他们觉得,生孩子,压力也没有那么大。
而且这一问题,已经迫在眉睫了。因为中国面临的生育问题,比发达国家更加头疼:日本从1982年到2023年,花了整整41年才让出生人口减半;意大利用了47年;波兰用了37年;韩国用了20年;低生育的德国、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这些国家,近几十年来出生人口虽然有起有落,但还没到减半的地步。而中国的出生人口减半,只用了7年。
不过好在,各种信号显示,政策也开始发力了。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了《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从四个方面提出了系列生育支持措施:
强化生育服务支持:增强生育保险保障功能,完善生育休假制度,建立生育补贴制度,加强生殖健康服务。
加强育幼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儿童医疗服务水平,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完善普惠托育支持政策。
强化教育、住房、就业等支持措施: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加强住房支持政策,强化职工权益保障。
营造生育友好社会氛围:积极构建新型婚育文化,加强社会宣传倡导,实施人口高质量发展宣传教育专项行动。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做好新时代人口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细化实化优化具体措施,落实政府、用人单位、个人等多方责任,确保生育支持各项政策措施和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希望这些措施能够真正帮助到需要的家庭,缓解生育压力,让更多年轻人愿意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洁柯生命(Dream kids)--优孕育,爱未来
首页
ꄲ
行业资讯
ꄲ
生育小高峰背后的“龙宝宝效应”,中国人又开始生孩子了